無攝影機活動影像與生態思考
Process Cinema: Cameraless moving image and the Ecological Thought
本計畫聚焦在過程電影及無機物在影像手工生產過程中與自然生態關係的高度意識,以及電影製作中的生態問題,包括人類世、氣候變遷和工業廢物等,透過替代性攝影(alternative photographic)工法及可續性底片物質的影像生產,構造出人類意志(手工過程)、非人類行為者(自然物種)和賽璐珞模擬技術(膠片替代)的活動影像系統,進入關注無機物如何和有機物進行電影形式的「合作」,即電影並非僅為再現敘事場景的影像,而是作為人與環境「合作」(collaborating)的記錄過程。此活動影像系統包括綠色顯影(Green Light-graphy )、生態/氣候書寫(Cli-fi writing)與永續攝影植園(Sustainable Photography Garden)三路徑構成生態循環,使電影生產過程去人類中心化,轉而關注非人類的生態思考。其中綠色顯影初步將以生態/氣候書寫為影像生產的主題,於9月開始在交大應藝所開設工作坊課程,同時在清大感官實驗室啟動可菌解相紙RC層的永續攝影植園。
// 計畫主持:林欣怡 // 研究助理:蔡岱臻、宋佳芸
// 課程:陽明交大「無攝影機實驗電影」(2019)、「超皮層」(2020)「綠色顯影工作坊」(2024)、清大「當代文化講座」(2023)「過程電影」(2024)、「實驗影像」(2024)
01
Light-graphy
綠色顯影
Light-graphy
綠色顯影工作坊透過自然低污染、可持續性感光材料的成像技藝,關注文化生態與地方物質性考掘。透過操作「花汁印相 Anthotype」、「葉綠素印相 Chlorophyll printing」與「生物塑料藍曬Bioplastic Cyanotype」三種另類顯影(alternative photography)技術,完成文化生態相關的攝影物件(Photo Object)專題。
Image courtesy Sensory Lab © Turmeric Anthotype
02
Eco writing moving image
生態書寫活動影像
Eco writing moving image
以生物塑料與手工感光乳液作為傳統底片替代物質,思考電影生產過程中物質性替換的可能意義,同時以生態書寫文本作為生態思考的支點,並與自然、非人類合作進行動態捕捉,藉由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塑造生態電影過程。
Image courtesy Sensory Lab © Bioplastic Cyanotype Animation film
03
Sustainable photographic garden
永續攝影植園
Sustainable photographic garden
實驗室將建置校區的永續攝影植園進行具有生態意識的暗房實踐,透過種植植物,並將植栽過程內化到影像生產的生態系統中,亦培養可菌解攝相紙的菌種,進行相紙RC(resin coated)塗層的分解。
Organizers|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Library, Sensory Lab
Co-organizers|Institute of Applied Art NYCU
主辦單位|陽明交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國立清華大學感官實驗室 Sensory Lab NTHU
協辦單位|陽明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