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怡 // Soft:Doc Lab 清大影研室

本計劃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國際中心補助

// Soft:Doc // KBL:F
凱文李:法羅基 影研會
活動紀錄

// 放映導演:Kevin B. Lee // 主持:林欣怡 副教授

當我們生活在一個理論上人人都可以製作影像的世界時,
這對影像生產和影像意義意味著什麼?
When we live in a world in which theoretically anyone can make images,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production of images and the meaning of images?


Focus: Images Studying Images,
A Critical Distance


image-w856.jpeg

凱文李 Kevin B. Lee

Director

哈倫・法羅基(Harun Farocki, 1944-2014)生前製作了120多部電影、電視節目和錄像作品,可他對媒體領域的巨大影響卻尚未得到充分的體現。2017年起,凱文・李(Kevin B. Lee)於柏林法羅基學院(HaFi.)擔任首位駐村藝術家,為歌德學院和HaFi.駐村計畫製作了一系列關於法羅基的錄像論文(video essay)。李的錄像論文採用法羅基「影像研究影像」(images studying images)之策略,應用桌面紀錄片和「錄像詞典學」(videographic lexicography)等新穎方法,探索法羅基其艱鉅複雜的作品群。

Harun Farocki (1944–2014) produced over 120 works of film, television, and video art, but his immense impact on the media landscape has yet to be fully appreciated. Following his tenure as the first artist-in-residence of the newly formed Harun Farocki Institut in Berlin, Kevin B. Lee produced a series of video essays on Farocki for the Goethe-Institut. Lee’s video essays adopt Farocki’s own strategy of “images studying images” to explore the latter’s formidable oeuvre, applying such novel approaches as desktop documentary and videographic lexicography.

本次放映呈現凱文・李《Learning Farocki》系列三部曲:

Harun Farocki: The Counter-Image, 2018, 11’ .Harun Farocki: Lexicon, 2018, 13’ .Harun Farocki: Presented, 2018, 11’

Kevin B. Lee is a filmmaker, media artist, and critic. He has produced over 360 video essays exploring film and media. His award-winning Transformers: The Premake introduced the “desktop documentary” format and was named one of the best documentaries of 2014 by Sight & Sound. He was 2017 Artist in Residence of the Harun Farocki Institut in Berlin. In 2019 he produced “Learning Farocki”, a series of video essays on Harun Farocki, commissioned by the Goethe Institut. He is currently Professor of Crossmedia Publishing at Merz Akademie, Stuttgart. Beginning in 2022 he will be the Locarno Film Festival Professor for the Future of Cinema and the Audiovisual Arts at Università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USI).

凱文.李是一名導演、媒體藝術家和評論家。製作超過 360 部探索電影和媒體的錄像論文,屢獲殊榮的《變形金剛:預製》引入了「桌面紀錄片」格式,並被視聽(Sight & Sound)評為 2014 年最佳紀錄片之一。凱文是 2017 年柏林法羅基學院的駐村藝術家。2019 年,他受歌德學院委託製作了《學習法羅基》一系列關於哈倫.法羅基的錄像論文。他目前是斯圖加特梅茲學院(Merz Akademi)跨媒體出版(Crossmedia Publishing)的教授。2022 年起,他將在瑞士義大利語區大學(USI)出任盧卡諾影展(Locarno Film Festival)的教授。

影研會紀錄

// 主持人:林欣怡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副教授  // 特別感謝:劉紀蕙教授
// 日期:2021.11/05 (Fri.). 時間:14:20~16:20 // 地點:人社一館 IAA HA315教室
// 側記文字整理:林玟君 // 攝影:沈昕皜、柯祖皓、曾涵生 // 海報設計:柯祖皓 // 英文翻譯:劉培安.沈昕皜  // 刊物設計:粘力元

// 參與者:曾涵生、沈昕皜、柯祖皓、林玟君、劉培安、賴聖芸、吳玶萭、岳詩傑、顏瑋辰、蔡沛軒、王竣恆、楊馥嘉、勞泓理、游婷雯、黃偉浚、郝從恩、周小詣、張虔惠、賴威漢、呂紹文

林欣怡/主持人 :

本次影研會的討論核心是「錄像論文」(Video Essay),這個看似近年才大量出現的影像格式,其實與「論電影」(Essay Film)有著許多共同之處,或者說是在當代新媒體發展之下的另一種論文電影格式。兩者形式的共同在於它對語言、圖像和聲音的重視程度是一致的。亦即,圖像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說明文字,文字不僅僅說明圖像。我先就幾個討論錄像論文的研究論點、相關定義與平台進行介紹,給出輪廓或切點。

論文電影研究者布雷斯藍(John Bresland)在〈關於錄像論文的起源〉(On the Origin of the Video Essay)一文中論及:「電影是視覺的,論文不是。電影是合作的,論文不是。電影需要大筆資金,而論文文章成本低、收益也低。論文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如果你想製作你的電影,首先需要資金、發行商。今天要製作小規模的個人電影,你可以用數位相機拍攝、接著上傳到免費共享影像的網站。數位技術扁平化許多距離…我稱此為『錄像論文』,因為多數人將電影體驗為『錄像』,而不是電影。」而媒體學者比諾托(Johannes Binotto)在〈錄像論文:作為干預展示〉(Videoessays : Zeigen als intervention, 2021)中亦指出「錄像不僅僅是一種證據,它是一種視聽形式的論證策略…網路上影像材料的剪輯不僅是為了說明,而是形成一個論點。不僅要讓「源始」影像說話,還要讓影像呈現它自己。…Agnès Varda、Chris Marker、Jean-Luc Godard、Harun Farocki 和 Hartmut Bitomsky等導演,都是錄像論文導演的先驅。…錄像論文擁有自己的觀看機器與工作機器,透過搜尋開展內容,是某種行動研究。錄像論文也藉由破壞圖像和聲音來檢索檔案,構成新的閱讀蒙太奇,一如白南準對電視和錄像的實驗。」比諾托強調錄像論文如果作為教學研究行動,那麼整個關注的結構會形成非單一知識傳輸的教學,而是教學者與參與者共同的影像「實驗」。另外,「Video Essay Podcast」網路平台便是匯聚了多元多種的錄像論文作品與討論,專注於錄像理論批判與實踐。其中由本次影研會標靶導演Kevin B. Lee與Cydnii Wilde Harris、Will DiGravio共同線上策展〈Black Lives Matter Video Essay Playlist〉,則收錄了許多關於有色人種命題的錄像論文,或使用媒體對媒體進行批判性思考的作品。

循此種種,無論是錄像論文或者桌面/螢幕紀錄片,皆構造了「自我分析技術、電影生產技術、表演性、拆解影像」等所組構而成的影像辯證結構,而這樣的結構在學術界—流行話語—實驗藝術語境等面向都以不同的格式樣式提陳出相異的影像美學。我們可以在《[in]Transition 電影與媒體研究》這個關於錄像論文和活動影像研究的線上學術期刊中,閱讀到許多關注數位技術與電影、動態圖像研究的新模式,以及媒體學者使用動態圖像聲音進行「寫作」。這次放映的Kevin B. Lee《Learning Farocki》系列三部曲是錄像論文的「學術樣式」,然其在發動網路媒體進行多重多角複線研論的行動,無疑是批判、實驗且實踐的。

劉紀蕙教授:

我想到幾個問題,這個脈絡在法國會回到高達(Jean-Luc Godard),或更早的《詩人之血》(Le sang d’un poète, 1930)。這個脈絡強調並不是要「講故事」,尤其高達後期用影像疊合去討論內部的語法(grammar)而不只是蒙太奇(montage)。它會激發不同的感官。就像《電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 1988-1998)他把整個戰爭、歷史、愛情或電影都放在裡面成為一系列的影像。我們回來看中國或台灣是不是比較缺乏「元影像」(meta-image)去反思影像? 台灣社會似乎太強調敘事narrative,並且努力給出各種說故事的方法。在這種競爭底下,我們的影像製作者似乎需要去超越、或者反思一種跟社會平行的影像,尤其當影像已經數位化,如何在這樣製作影像的二十一世紀去反思這些影像滲透到生活中的事情?我也在想台灣的藝術家哪些比較靠近呢?

另外是剛才同學提問「談影像是不是只能夠用影像來談,不能夠用文字?」或是在看錄像的時候,關於「論文」(thesis、essay )這部分的討論。我們知道無論是視覺藝術、裝置藝術或者影像、電影作品都有一個「thesis」,只是有時候太藉由敘事去「論述」影像,尤其是「道德」(moral)。但「論述」不能透過文字嗎?如果影像呈現multi-sensory 的思辨性又有感官性,如何呈現?這牽涉到我們如何去進入理解,也是包括如何重構、評斷(evaluate)和批判,亦即我們言說的方式(way of saying),而這部分不能夠沒有文字,但文字也不能夠取代影像。我補充這兩點。

曾涵生 :

我的發言首先針對法羅基。就我以前看過的部分法羅基作品,以及今天透過Keven Lee的鏡頭所見,我發現法羅基作品有一大部分在處理政治性影像(這裡的政治性指的是政治性題材,而非洪席耶所稱的影像政治),例如戰爭、勞工運動、監控影像等等。法羅基對影像的貢獻當然不容否認,但是我在看他作品的時候,忍不住會想,是什麼樣的結構讓他成為政治影像中、無可磨滅的代表藝術家?

發動戰爭的是西方人,詮釋戰爭的導演也是西方人,彷彿我們東方人作為戰爭的受害者,也只能等待被詮釋似的。例如法羅基作品中出現的監控畫面,不正是中國最為世人所知、最令人膽寒的技術嗎?中國藝術家徐冰同樣也取材監控畫面,但他的作品只能化作一則虛構性的懸疑敘事,而非政治批判。在一個沒有表達自由的地方,談論政治是不可能的。賦予法羅基表達權力的那個結構,並不存在於其他地方,也不適用其他藝術家。面對法羅基,我想到的是非西方藝術家的失語,以及那一個將西方藝術家和西方軍頭給予正反方並置的弔詭結構。

第二部分針對Kevin Lee提出來的counter image。Lee認為法羅基的軟蒙太奇,即空間裡的影像並置,以及其他敘事載體,如手勢、作者、圖表、書本等等,形同一種反影像(counter image)。不過當我看Lee以及法羅基在其作品中並置影像時,想到的是洪席耶所問的,是不是有一種影像比另一種影像更有權力?洪席耶從居伊・德波那裡看到,沒有任何一個影像被賦予揭示其他影像的謊言的權力。Lee的反影像,是否某種程度上也意圖要建立一種影像的階序,彷彿某種影像比另一種影像更真實?當然其用意也有可能不是如此。

第三部分針對video essay。video essay比較常在影像學者那裡看到,成為他們進行影像分析的工具,像Kevin Lee就是很典型的代表。如果把video essay放在此一學術脈絡(而非藝術創作)來看的話,這會讓我思考影像和文字論文的差異。video essay當然有其優勢,畢竟用千言萬語描述一段影像場景,都不如讓影像自身來表達。影像在video essay內透過蒙太奇並置,可以創造出文字所沒有的洞察和啓發。然而video畢竟是時間性媒介,它在不間斷的綿延敘事裡,不斷牽引讀者,使得讀者的閱讀自主性受到削弱。若我們回到essay一詞的論文本義,那麼其論點、主張,必然要引起讀者的參與和互辯。文字性的論文,可以讓讀者隨時打住,並主動進行思辨,然而影像卻可能成為作者獨斷說話的場景。這使我想到,video essay是否往往指向文字的空缺,等待著其文字分身的補充。

林玟君:

看紀錄片的同時我也在想一個問題是:如果我改變他讀念字卡的語調和音調,這部錄像論文原來要討論的對象會有所轉向嗎?再來是老師提到這麼疲乏的觀影模式,我也想到螢幕視窗如何成為知覺疲乏的符號。是因為我在觀看紀錄片的同時也在嘗試理解點擊超連結的邏輯?以及視窗是怎麼被感知為一個影像空間?因為這和過去認識到的電影空間不同,沒有轉折也沒有驚爆的場景,它不會嚇你,而是不斷解密、解碼,將階段性的結果呈現給不同觀看位置的觀眾。我認為論文電影或論文錄像大多時候是服務論述者的,雖然是希望提供不同視角的產出,但同時我也認為階段性的成果的呈現動作就像一般片場看見的在場記板(Clapperboard),在攝影機前打板記錄現階段我們談到哪裡、看到什麼和聽見什麼?後續如何剪接和回應。這和Peter Wollen的counter-image和鄭明河的電影操作方法的差異是什麼?思考問題的時候我是站在影像認識論和電影認識論,尤其是類型的重疊去思考這幾種基模的差異呈現。

柯祖皓:

我想發言到了我這,或許就是這次放映的片尾曲。我的回應想從這個現場開始,今天在這個現場至少存在著三種觀看:法羅基對影像的觀看、Kevin B Lee對法羅基的觀看以及我們對Kevin的。其中,就在剛剛,我們作為觀者的視線距離最近,但也最難收束成為一種視線,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無法確認有種觀看的共感存在。因此我想從Kevin的視線開始,從他關注並談論法羅基來帶出這三種視線所重疊出的指向,也就是來談「進入」這件事。

Kevin的這三部作品對我而言有趣的並非影像本身或內容,甚至我不會想用習慣評論影像作品的角度來切入(並非說他不是影像作品,而是影像並非是作品中讓我有所感受的部分)。Kevin的影像是對法羅基以及其影像的研究展示,我在這三部片中感覺到的並非影像研究影像,而是研究影像的影像,Kevin透過他研究法羅基得出的影像方法來談論法羅基,這點與我的一貫主張相同,就是讓物回應自身,或者更準確說,讓我們對物的投射、對物的關係、對物的感覺對話,畢竟物就是在那邊,也只是在那邊。然而這三部片的基調是在評論與展示,也就是說,Kevin的對象是曖昧混雜的,可能包含了法羅基的作品、對法羅基陌生或者熟悉的觀眾,甚至包含了Kevin自己的感性等等。如此,我在看這三部作品時總有種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並不是看不懂,而是看太懂了。這也是我好奇的部份:我們在看Kevin的影像時感受到了什麼?

回到前面所說的,為何我注意的是進入呢?或許這並非是個準確的詞,然而因為這與我最近在創作上的感受有關,所以我想混在一起來說。或許有些同學也有過類似的經驗,便是在創作(不論作品或書寫)的當下——尤其是有明確主題導向的創作——例如課堂作品——有時候在這種創作環境下,我們太容易著眼在要談什麼,而忽略了如何談或為什麼談。這種提問方式往往是預設好一個答案的,而答案又往往容易服膺於某種巨大意識型態,像是全球化、環保意識、科技冷漠等。於是乎作品成為某種意識型態的代言人,話語的道理被確認、鞏固,然後世界如常運轉。去追問如何/為何也就是在追問形成問題的問題。對我而言這個「如何/為何」在桌面紀錄片(甚至是任何形式的創作)中反而是更有感的部份。要問如何或為何,甚至問任何問題前我們總得面對我們的對象,所以問題是我們如何面對、感覺、審視這個介面或這個系統,然後如何進入?

法羅基在面對影像的態度其實很單純,他只是想讓我們看到影像其實是這樣子的,是這樣被製造、撿選、產生影響的,因此他試圖用影像來拆解自身,揭露自身,其實就是如此。這是他作為影像生產者所面對到、驅動他創作的結構。而Kevin的這三部作品中所作的則是將法羅基知識化,並且方法化,試圖製造出此兩者交集的影像。或許觀看這種影像會有某種思考上的、一種得知的快感,然而如此則無法回應到影像本身為何在此出現?為何是桌面紀錄片?桌面紀錄片在此是有作用的嗎?讓我們回到影片播放之前,其實讓我充滿感覺的是第一部跟第三部的描述開頭:如何開始了解 Harun Farocki?首先是從網上天真地搜索他的名字開始,看看它能揭示什麼。以及:只去看藝術家出現在自己作品中的瞬間,能學到什麼?這兩句問句讓我充滿了期待,因為他好像給出了面對法羅基這個對象的一種萌動,可能很原始,這會讓我期待一些可能無任務的、未經驗過的影像。可惜這些問題的提出在此看來只是Kevin的策略而非動機,於是那些吸引我的萌動感在進入影像後消失了,一切都過於清晰明瞭。

當然,或許這並不是談論這三部作品最好的位置,但從這裡我想倒回到先前課堂上提出的一個問題,也就是網路去脈絡化的問題。首先,我並不認為去脈絡這件事在網路的情境中完全適用,或說適合切入的點,因為這很容易形成一個態度先於經驗的批判(於是新與舊、科技與人文好像就各自對手了,其實不然)。其次,脈絡的作用在網路中有時似乎是無效的,如同我們剛剛所看的,清晰的脈絡理路在這個介面運作中讓我無感,甚至格格不入。我認為網路中脈絡的作用是反向的,是一切都從物放射的,是以網路種種的既存事實不斷引發的超連結。網路超連結其實反映——或說塑造了我們的一種觀看模式,並在很多時候召喚了我們的感覺、所思所想,如同一台巨大且效能卓群的蒙太奇機器,而這種海量資訊、感受、歧義彙集、混雜於一體而無法剝離的狀態,或許就是某種網路糾纏,而這種糾纏或許就是今天在場的第三種視線。在此,我們與法羅基、Kevin B. Lee超連結,而我們在離開這個放映現場後各自又會抱著怎樣的感性進入呢?

以上可以說是我對網路、桌面紀錄片、影像研究影像等種種的觀察,觀察後的下一步是感覺,然後,我就準備好進入了,如此而已。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系統)

共同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感官實驗室.跨文化電影研究

Organizers|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 (IICS-UST), 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System of Taiwan (IACS-UST)

Co-organizers|Sensory Lab NYCU, Intercultural Cinema Studies NYCU